滁州学院实践教学小学期制实行办法(试行)

发布者:李正洁发布时间:2013-08-06浏览次数:128

院教〔201123

 

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切实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水平,培养真正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同意安徽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实行实践教学小学期制的批复》(皖教秘高〔201127号)精神,在总结我院相关专业探索实行实践教学小学期制的基础上,制订《滁州学院实践教学小学期制实行办法(试行)》。

一、目的意义

实践教学小学期制是利用小学期开展大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小学期一般安排在每年暑期期间,以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专业实习实训、学科竞赛培训、产学研合作和辅修专业、双学位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学习等为主要内容,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强能力人才的需求。推行实践教学小学期制是我院的一项重要教育教学改革,可较好地解决传统“二学期制”难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综合实践不足的问题。

二、实施原则

(一)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系(部)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安排为主,逐步扩大跨系(部)、跨学校安排的范围和比例,努力做到“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式”要求。鼓励学生深入社会、走进企业,培养应用能力。

(二)理论提升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传授学习,又要注重应用型实战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努力实现课程教学的“综合型”要求。

(三)集中安排与个性设计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对于小学期中安排的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实验实训和主干(核心)实验实训课程,强调统一实施、基本规范和要求;对于拓展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实践教学活动,注重灵活性和针对性,注意个性化实验实训项目设置,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三、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

各系(部)应根据“实践教学小学期”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制定实施方案,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精心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确保教学质量。

(一)教学内容

各系(部)可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以下“实践教学小学期”教学内容:

1.专业实习实训。集中时间开展传统“二学期制”中难以开展的综合专业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尤其是整体性、连续性强的实践教学活动。

2.学科竞赛培训。集中时间开展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的培训、模拟竞赛和选拔活动。

3.产学研合作。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进行生产实习、科技创新、社会调查、科技文化服务等活动。

4.辅修专业、双学位教育。组织学生开展辅修专业、双学位教育,尤其是跨校进行的辅修专业和双学位教育。

5.技能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专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以及专业资格证书考试和培训活动。

(二)时间安排

“实践教学小学期”原则上安排在学生第二、三年级各学年的暑期时间。每年4月下旬,各系(部)将本系(部)小学期中实践教学供需情况报教务处,5月份公布各专业实践教学小学期初步安排。由学生提出申请,经学生所在系(部)审核,报教务处审定后,由实验实训中心协调各系(部)开展。需跨校开展的,由教务处和实验实训中心协调安排。

四、学分(学时)计算

小学期实践教学学分来源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主要是原课程计划的实践教学(实验、实习、实训)学分、公共选修课程学分、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等。同项实践教学活动累计一周计1学分(24个标准学时),同项实践教学活动在同一暑期的累积时间在一周以上方可计算学分或课时。

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学分的学生实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活动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按照《滁州学院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执行。

五、几点要求

(一)高度重视。实行实践教学小学期制是有效地利用暑期时间、合理地利用校内外资源、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教学改革。各系(部)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根据学校、本系(部)实际和学生发展需要,认真组织实施。

(二)认真实施。相关系(部)要认真制定系(部)实施方案和专业教学的计划,要明确小学期实践教学活动名称、目标和要求、教学内容、开展时间和地点、教学和指导人员安排、成绩评定和考核办法,指定专人具体负责。学生、后勤、保卫等部门应做好学生教育与管理以及学生食宿、安全等保障工作,确保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三)加强考核。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安排多种多样内容和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要从培养实效出发开展对学生考核,注重考核方式的多样化,重视过程性学习评价,强调对学习能力与素养的综合评价。每次实践教学活动结束时,要及时开展汇报、交流和研讨活动,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教学和活动的效果。

(四)注重结合。实行实践教学小学期制应注重做好“八个结合”:一是小学期实践教学与学生生产实习实训结合;二是小学期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三是小学期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科技文化服务结合;四是小学期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结合;五是小学期实践教学与专业和课程设计结合;六是小学期实践教学与学生就业创业结合;七是小学期实践教学与产学研合作结合;八是小学期实践教学与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锻炼结合。